故事聚焦2018年在伊斯坦布尔被残忍谋杀的《华盛顿邮报》记者Jamal Khashoggi。多项证据表明他极有可能是被沙特高层下达了刺杀令。
雅典,波尔图,塔林(爱沙尼亚),汉堡
《遇见吉姆》是一部回顾吉姆·海恩斯生平的纪录片。这位非凡的83岁老人,全身心地拥抱着60年代的精神,并将其贯穿一生。当他乘坐火车从他居住的巴黎前往伦敦和爱丁堡——这两个城市都留下了他独特的印记——时,这段旅程也变成了一场真实的旅行。这段旅程不仅展现了他的过去和记忆,也展现了他精心保存的人际关系。
刚果穷小子自力更生,拿一把斧头走入丛林,以过人意志,独力砍大树,土法制木炭。辛苦都不怕,他梦想活得好一点,可以亲手为妻子及女儿造个安乐窝。只有一辆单车,载满一袋袋沉甸甸的木炭,他一个人推着上路,长途跋涉,期望送到镇上能卖个好价钱。公路旅程却多险阻,有人拦路「收陀地」,顾客压价佔便宜。人情凉薄,向上天祷告可会有奇迹出现?摄影师出身的嘉哈,以出色影像与纪实目光,近距离捕捉这段犹如薛西弗斯推石上山的卖炭人生。夺第70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大奖。
《汤姆·戴利:1.6秒》将记录这位跳水运动员的辉煌成就,从14岁时首次亮相北京奥运会,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夺得金牌,再到去年最后一次亮相奥运会。影片以10米跳水比赛中从出跳台到入池的关键时刻命名。《汤姆·戴利:1.6秒》将带您深入了解戴利的人生,包含独家影像、个人家庭影片以及对戴利及其亲朋好友的坦诚采访,其中包括母亲黛比·戴利、丈夫达斯汀·兰斯·布莱克、导师莱昂·泰勒、他的启蒙教练安迪·班克斯以及指导他夺得奥运金牌的简·菲格雷多。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人类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发射训练上的突发悲剧,几乎结束了阿波罗登月计划。1997年的和平号空间站的碰撞事件,导致空间站漏气。利用太空行走和一根导线对国际空间站太阳能帆板的维修。哈勃望远镜差点因一颗螺丝而无法更换电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再入失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苏联的每一次太空任务都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失败的风险无处不在。这个系列向那些为了在天上站稳脚跟而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勇敢的人们致敬......航天事业的道路上,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灾难性结果。与此同时,这部纪录片还展示了过去的险情和灾难是如何为今天的突破铺平道路的。
这是一部关于两个街舞世代的纪录片“34岁了,还是尬吧!尬到我赢为止!”舞龄17年的阿伦这么说。对他而言,街舞就是他的生活,街舞就是他的血液。在台湾刚从权威体制解放的90年代,即使承受来自社会的异样眼光和压力,阿伦还是与伙伴组成了第一个本土嘻哈团体“The Party”,更发行了两张唱片。然而舞团因故解散,伙伴们也各奔东西,阿伦则独自前往大阪、纽约、欧洲、巴西等地,探索不同的街舞灵魂 。街舞界的疯子。阿伦的学生这么形容他。在外人眼中,没人听得懂他想说什么,更没人知道他心里真正在想什么。本片纪录了阿伦从2007年到2008年,前往法国巴黎参加世界大赛的过程。期间为了筹措飞往巴黎的旅费,即使放下身段教导带动唱舞蹈也在所不惜,只因“身为一个舞者,要是这辈子没来比过一次,心里会留下遗憾”。
这部纪录片由马龙·白兰度自己录制的视频和音频构成,通过他的音容笑貌去了解他伟大的演艺生涯,以及远离尘嚣的私人生活。
暂无简介
拉开光辉的名声帷幕,揭露聚光灯下生活中隐藏的挣扎、牺牲和丑闻。从看似被诅咒的家族,如冯·埃里希摔跤家族,到像《第七天堂》的牧师父亲斯蒂芬·柯林斯这样的标志性人物,他们远离他们心爱的角色,以及像《恐龙战队》和《比佛利娇妻》这样充满危险和不幸的系列,这部新剧集揭开了好莱坞的阴暗内幕。
勇敢无畏的乌利·史戴克和丹尼·阿诺专攻高山,这次两人挑战瑞士阿尔卑斯山大北壁,比拼谁能创下最速纪录。
2017年,年轻旅人刘宸君、梁圣岳在尼泊尔健行,却因罕见风雪受困岩洞。当圣岳在第 47 天获救时,宸君已于 3 天前离世。这个曾轰动台湾的山难,对罗苡珊远不只是公共新闻。他原预计与两人会合,未料天人永隔。收到宸君遗书后,罗苡珊拿起相机走入山,面对宸君遗愿「活下来的人要说出这个故事」。但他透过观景窗直视的,却是另一座充斥歧路的内心之山。为了解决困惑,罗苡珊来到尼泊尔。渐渐地,他脚下道路与宸君当年旅途交叠,模糊了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并通往同个目的地……本片主角刘宸君受困岩洞时,用尽末梢气力,以书写见证自己的存续。过世后,手稿由幸存的圣岳带回,并在宸君家人同意下,汇集成《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本片与此书源于同一山难,替事件提供更多元的角度。影片历时7年制作,为罗苡珊首部长片。她讲述年轻人初次面对挚友离世的伤痛经验,探寻山林、性别等主题。影片入围瑞士真实影展、韩国全州影展、意大利特伦托山岳影展,也获台北电影奖赞誉:“触及生死议题,处理方式却冷静克制。摄影和音效技术也不容忽视,大量雪地的写实环境音,透过大自然美景,回映对于死亡伤痛的释怀与感伤。”